自从量化宽松政策和降息以来,美国已经印刷钞票很多个月了。从逻辑上讲,卫生纸就算印成这样,也应该会引发通货膨胀。
自从量化宽松政策和降息以来,美国已经印刷钞票很多个月了。从逻辑上讲,卫生纸就算印成这样,也应该会引发通货膨胀。神奇的是,美国不仅没有通货膨胀,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。为什么美元如此疯狂地印钱,却不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?
石油美元流通
石油美元的流通有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点,那就是各国花费的美元最终会回到美国人手中。先简单说一下美元是如何持有石油的“大粗腿”的。第四次中东战争,正是因为美国的干涉和帮助,以色列才取得了胜利。所以中东国家对美国恨之入骨,决定携手对石油大做文章,对美国进行报复。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国家决定集体减产,许多中东国家纷纷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,同时限制产量,提高油价。
不久,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,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,包括美国,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日本、意大利等主要工业化国家,这些国家曾经依靠低油价繁荣发展。当油价上涨十倍甚至二十倍时,这些国家立即感受到经济疲软,最终引发了1973年至1975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经济危机。
就在世界各国不知所措的时候,美国出手了。没有人认为美国应该直接联系沙特阿拉伯,要求解除石油禁运。由于沙特的国防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,而且也是亲美国家,所以安排这次会面并不难。沙特的要求其实很简单。解除禁运规定不是不可以,但是要付出代价。美国拍着胸脯,满口答应下来。
然而,沙特阿拉伯提出了一个令沙特阿拉伯困惑的要求。以后不管是哪个国家,只要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结算,沙特就以为用美元或者其他货币也一样,马上就同意了,这就是美国的狡猾。好的一面是,沙特没有损失,但实际上对于其他国家来说,无疑是陷入了美元的泥潭。只要想买石油,就必须去美国进行经济交易,换很多美元。
这一招真是妙不可言。最初,美元霸权处于崩溃的边缘。无数国家想要“去美元化”,他们已经厌倦了持有这么多美元。但是,当石油正式与美元挂钩的时候,无论你有多生气,都要老老实实的收美元买石油。与此同时,沙特还与美国签订了第二份协议,其中规定石油出口赚来的钱要用于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,剩下的钱必须投入到美国的外债中,从而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,这也是石油美元流通最不可解决的地方。
众所周知,美国是最“钱生钱”的国家。虽然美元的地位得到了石油美元流通的保障,但石油的定价权始终掌握在沙特阿拉伯的产油国手中。对于美国人来说,石油的定价权可以说与美元的地位密切相关,他们不能忍受这么重要的东西被其他国家掌握。于是,美国用巧妙的诡计夺走了产油国的石油定价权,这个诡计就是原油期货交易。
原油期货交易
1983年,纽约商品交易所推出了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(简称WTI原油),这是目前全球贸易中最大的原油期货合约。买家和卖家不需要交钱和发货。一桶原油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多次买卖,期货合约到期也不必交割实物原油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WTI原油视为纯粹的投资产品,期货合约的定价权逐渐被投机客户,即美国的大型金融机构所掌握。这样,拥有巨额资本的美国金融机构逐渐影响原油期货价格,欧佩克的石油定价权被强行转移到美国金融市场。美国通过石油美元的流通及其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,保证了美元的霸权。也是这样,让美国轻松面对任何金融危机,安心增发货币。
美国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黄金
自诞生以来,美元面临了许多危机。上世纪初,世界各国都没有“储备货币”的概念。人们不承认任何国家的货币,只承认黄金。因此,黄金是唯一可以不受阻碍地通过任何国家的硬通货。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,直接将欧洲国家的黄金储备全部转移到了美国。美国战争期间,欧洲国家为了怕所有的黄金都被纳粹拿走,把自己的大量黄金运到美国。
由于这个原因,美国实际上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黄金。有人可能会问,人在美国只是借,怎么可能回美国?美国和它的前任英国一样,是一个贪婪的国家。既然金子都到我家了,我该怎么还给你?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借钱。
战争期间,欧洲国家为了抵抗纳粹,不得不向美国大举借债,仅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就向美国借了八十多亿美元。当然,这种所谓的借贷并不是真的给你几十亿美元,而是给你各种物资、军火等援助。从美国借钱给欧洲,一方面可以提振国内生产力,另一方面可以让欧洲所有国家都欠下债务,简直是一举两得,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。
但是战争结束后,当各国拿了很多美元想要兑换黄金的时候,发现美国没有那么多黄金可以兑换。本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,世界各国都在抛售美元,导致黄金价格一波三折。然而,美国的黄金储备只有178亿美元,而短期负债已达210亿美元。简单来说,美国食言了。
美国依靠美元霸权来传递经济危机
法国是推动“去美元化”最积极的欧洲国家。国家。然而,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。法国爆发“五月风暴”,巴黎全国工会号召法国大罢工。罢工要求70万人上升到开始的90万人,而且人数还在增加。整个法国瘫痪了,戴高乐终于下台了。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欧洲“去美元化”力量的急剧下降。法国的一场“五月风暴”出人意料地帮助美国避免了一场美元危机。
2008年,当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时,美国经济学家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·克鲁格曼访问了中国。最让他震惊的是,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万亿美元。因为美国一旦遭遇经济危机,只能靠疯狂印钞来解决,但同时会让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大幅贬值,持有美元的国家越多,损害就越严重。
他认为,依赖大量美元的美国将在本世纪如此迅速地发展其债务。只要美国有事可做,就可以通过美元霸权把危机转嫁给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。纵观历史,每当美元出现危机,总会有重要事件帮助转移压力。在第一次美元危机中,“反美元”领袖戴高乐被其家族赶下台。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后不久,美国因中东战争及其与石油的联系而强大了30年。
在强调货币多元化的情况下,美元还能延续这样的好运气吗?人民币或其他货币能否撼动美元霸权?
温馨提示:英国复苏前景向好,英镑升创近三年新高;油价五连涨,美国这次“伤得不轻”。具体操作请关注金投网APP,市场瞬息万变,投资需谨慎,操作策略仅供参考。
相关推荐
-
美国至2月26日当周天然气钻井总数 02:00
前值:91 公布值:92 预测值:88
-
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 15:00
前值:51.3 公布值:待公布 预测值:51.1
-
中国2月非制造业PMI 15:00
前值:52.4 公布值:待公布 预测值:52.1
-
外汇学习知识: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有哪些?
当今社会是一个大家族,两国之间...[详情]
- 什么是炒汇率?外汇汇率是什么意思
- 外汇技巧知识学习:外汇交易入门的十大交易策略和技巧
- 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开始!
- 澳洲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不变